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公共服务平台

跨境电商风云变幻,小卖家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4-09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境电商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为无数卖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近期行业却遭遇诸多变数,局势愈发复杂,也给近期正在也在研究相关行业情况的我带来了一些新的看法,所以简单总结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当下跨境电商局势的思考,希望能给正在同样探索的朋友一些启发。

小包裹模式:困境重重,难以为继

长期以来,小包裹模式凭借其价格低廉、运输速度快的显著优势,在跨境电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但如今,随着政策的大幅调整,小包裹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许多卖家或许会设想,当成本增加时,小卖家们联合起来抱团涨价,将新增的关税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以此维持利润。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小包裹的整个商业价值链中,小商家确实是主要的获利群体,这也招致了美国本土电商和卖家的强烈竞争。长期以来,他们深受小包裹模式的冲击,在舆论导向以及政策制定方面,美国本土自然更倾向于保护本土商业。一旦卖家贸然涨价,美国消费者极有可能转而购买本土商品,毕竟没有谁愿意为突然涨价的商品买单。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包裹抱团涨价这条路基本走不通

不仅如此,若小包裹取消现有的特定报关方式,转为正式报关,后续问题将接踵而至。除了要承受更高的税费,进而压缩利润空间外,报关时间也会大幅延长,预计将增加 10 - 20 天的排队等待时间。对于追求高效、时效性的跨境电商行业而言,这无疑是 “致命一击原本快速出货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消费者的耐心也会被逐渐消磨殆尽。可以预见如果形式得不到缓解,而小包裹模式不能及时做出改变,未来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窄,甚至可能走向终结

转型之路:海外仓与本土公司布局

面对小包裹模式的困境,跨境电商卖家们纷纷积极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布局海外仓以及成立本土公司成为众多卖家的选择

早在几个月前,当小包裹政策出现变动趋势时,一些具有前瞻性眼光、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便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着手筹备海外仓的建设。在海外仓的选址上,墨西哥、加拿大以及美国本土成为热门区域。这几个地区相互之间存在免税政策,极大地方便了货物的运输与调配。卖家们通过陆运的方式,将货物提前囤放在海外仓,随后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进行分仓操作。这样一来,不仅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显著提高了配送效率,极大地增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成立本土公司也展现出诸多优势。拥有美国本土公司后,进口商品可以在本地进行交税,使业务运作更加规范化。规范化的运营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许多潜在风险和麻烦,还能享受退税政策,这无疑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此外,在关税操作方面,也拥有了更多的优化空间,能够合理降低关税成本。对于卖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不过,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过去,许多小卖家采用的是无货源模式,即只需促成销售,后续由厂家负责一键发货。但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这种模式已难以持续。跨境电商可以预见的要从无货源模式转向有货源模式,卖家们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开始自主备货,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货源体系。虽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企业未来奠定坚实基础的必要举措。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资金不足的小卖家们就没有办法了么?就不能从跨境电商的大蛋糕中再分一杯羹了么?老实说,越来越规范化的行业确实会让“空手套白狼”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小卖家们更多得需要面临一定的进入门槛和成本支出,而跨境电商迟早也会进入合规运作的阶段。没有能力转变为有货源模式的小卖家最终很大可能只能转变为和海外货盘合作,依托于海外货盘结合自己的私域或渠道让自己保留在牌桌上。(可以预见的,构建持有海外货盘的人们将要接到一波馅饼)

关税风云:谨慎观望,理性应对

当前,关税变化无疑是跨境电商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关键时期,大多数卖家都采取了谨慎观望的态度。

在关税调整消息传出之前,许多卖家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市场变化,纷纷进行集中采购,储备了足够维持半年到一年销售的货物。这一举措极为明智,在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确保了自身在市场上的货物供应,避免出现 “断档” 的尴尬局面。同时,卖家们也在密切关注后续政策的动态变化以及市场的走向,以便据此制定下一步的经营策略。

还有部分卖家考虑前往美国或墨西哥开厂,试图从源头上解决关税等问题。然而,这一做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政策的不稳定性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可能今天刚刚投资开厂,明天政策突然改变,导致之前的所有投入付诸东流。以墨西哥为例,当地对华人电商并不友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美国尽管市场广阔,但投资政策存在诸多限制,对于普通卖家而言,开厂的门槛过高,风险过大,很难成为普遍适用的主流应对方式。因此,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卖家们更应保持冷静,切勿盲目跟风投资

从市场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关税调整后,消费者对于跨境电商商品的价格敏感度明显提高。例如,某品类商品因关税上涨而提高售价后,短期内销量出现了显著下滑。这一现象充分表明,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也进一步提醒卖家们,在应对关税变化时,不能仅仅依赖涨价这一简单手段,而需要更加谨慎地综合权衡各种策略。

无论怎样,跨境电商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作为卖家或观望的新手,我们要紧跟行业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相信大家一定能平安度过这次的狂风骤雨,在变化中寻找发展的新方向。